今日女报/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大年头三,武汉的一位护士在心理援助热线里大哭。头一天,在她的科室,3名患者因熏染新型冠状病毒去世,殡仪馆迟迟没有派人来接,遗体在隔离病房停放了一整夜。第二天上班,她又戴上口罩,钻进隔离服,把自己封锁在这套塑料衣服里。
太闷了,另有十来个小时的事情,隔离服外是隔离病房,那几具遗体还没有拉走,病房外已经有6位同事被熏染。一路坚持到了中午,护士的情绪突然瓦解了。科室主任想起了心理援助,赶快让她去求援。
在心理咨询师的资助下,护士逐步恢复了平静。这位护士的遭遇并非个个例。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丽华告诉今日女报/凤网记者,疫情暴发,人们不光面临生理上的挑战,还容易泛起焦虑、抑郁、恐慌、恐惧、易激怒等心理反映,进而影响睡眠饮食和生理康健。
大多数人的情绪反映经由自我抚慰和疫情控制等会化解,但仍有少部门人的症状连续存在,甚至不停加重,影响日常生活。为了能够资助到这部门人,1月30日,马丽华团结株洲市其他30名心理咨询师,在株洲市妇联的资助下,组建起“株洲妇联外家人疫情防控心理支持”微信群,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资助。
疑心病和恐惧症有人诉说去医院没戴口罩,现在偶有乏力感,担忧“新冠肺炎”降临到自己头上,现在和家人待在一起很畏惧;有伤风症状的人,非要通过电话咨询或看门诊医生来清除自己是“新冠肺炎”患者,否则就无法进食和睡眠。有一名求助者说,一讲到“咳嗽”就喉咙痛,偶然喝水呛到咳嗽,都畏惧得不行;另有求助者说冰箱里已经空了,虽然家中口罩和消毒液等都俱全,但因为畏惧,不敢下楼采购。
马丽华告诉今日女报/凤网记者,有些人的情况属于“疾病焦虑障碍”或“躯体症状障碍”,而有些属于“强迫性恐惧”。群里的求助者在不停地倾诉和讲述,她和其他的心理咨询师逐步倾听、分析、启发。多年坚持在心理康健事情一线,马丽华从事心理教育已有20年。马丽华开展团体心理领导。
2008年5月和6月,以及2009年5月,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意理援助队成员,她先后3次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开展心理援助,在都江堰、什邡等地灾区,她走进帐篷和运动板房,与灾民手拉手谈天,开展心理危机干预,并为国家培训大量心理社工。荟萃31名心理咨询师为大家“云咨询”“这次和地震灾害的情况还差别,熏染在不停发生,病毒在不停流传,另有多久能够控制住?熏染的风险有多高?对于许多人来说,这一切都是未知的。加上社交网络媒体的快速流传,让许多人人感应生命受到威胁,有不确定感和不宁静感。
如果这种消极情绪相互感染,会引起更多的问题,心理问题的发生,同样会影响生理康健。”马丽华说,她希望和其他心理咨询师一起,建设微信群为市民提供心理康健服务。“现在许多人宅在家中,很孑立,再加上严峻的疫情,更容易发生种种心理问题。
建设这个心理咨询微信群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求助者不感应孑立,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冲到一线,那么我们在后方为大家的心理康健做一点孝敬也是好的。”“我们现在有31名心理咨询师可以为大家提供资助。
”马丽华告诉记者,他们已经排好日程和值班表,天天有6名心理咨询师为群里的求助者提供资助,“天天上午、下午和晚上,都市有两名心理咨询师牢固值班,此外,如果求助者数量多,我们其他的心理咨询师也会提供资助。”马丽华说,心理咨询师也是普通人,这样摆设,是为了防止心理咨询师短时间内麋集吸收负面情绪太多。“我们对于心理咨询师也有职业素养方面的约束和要求,我们要求大家对求助者小我私家信息高度保密,不得以任何形式公然流传。
而且,这个项目完全公益,我们也不会以任何形式向求助者索取酬劳或其他回报。”马丽华说。
湖南各地的心理咨询热线。面临疫情,女性的情绪更敏感更活跃“心理研究发现,女性在对情绪的敏感度上要比男性活跃。
在这次疫情中,女性可能更为敏感,情绪更为活跃。”马丽华说,但女性的倾诉欲望普遍比男性要高,“倾诉在一定水平上,可以缓解焦虑”。她提醒宽大市民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然恐怖,但疫情阴影下的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。
现在针对如何在反抗疫情的同时做好自身的心理防护,马丽华给出的建议是:一、 纪律作息稳定生活,吃好睡好,运动好;转移注意力,举行一些小我私家喜欢的室内休闲娱乐运动;二、不要过分刷手机新闻和在电视上收看疫情新闻,接受太多消息会加重恐慌情绪;三、学习接纳自己的情绪,包罗焦虑、畏惧、恼怒等;四、举行自我勉励和肯定,坚定信心。做一些毛衣、绣花、阅读、练瑜伽、听音乐等能够转移注意力的事。转移注意力;五、跟亲朋挚友建设联系,寻求或提供支持和体贴。
编辑:陈大嘴。
本文来源:pg电子-www.wh-jiuyi.com